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

全文共2795字, 阅读约需7分钟 21 条评论

拙政园,与沧浪亭狮子林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园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首,代表着明代的艺术风格。拙政园又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占地面积78亩(52000平方米),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拙政园由东园、中园、西园( 西部补园、中部拙政园、东园归田园居)以及住宅部分组成,住宅部分现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中园最为出彩。

拙政园中“拙政”一词来源于潘安《闲居赋》“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春税足以代耕。灌园當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黏酪,侯伏腊之费。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而拙政园从字面意思上看“拙”为笨拙之意,“政”指政治才能,“园”即园林之意。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
拙政园平面图,图片来自网络

拙政园的设计者是文徵明。当年王献臣诚邀文徵明为自己设计园林。文徵明素来清高,在书画界,一般人求画他都不应,何况是设计宅邸,但这次他因敬重王献臣的人品,而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为其营造一方世外桃源,聊以慰藉。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
入胜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
通幽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4)
全景图

在造园中,构景要素有叠山、理水、建筑、植物四个元素,造景手法分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等,我尝试把拍的照片归了一下类。个人觉得叠山是狮子林比较出彩,理水以沧浪亭为最佳,建筑可能留园更加精致,而拙政园各方面都还不错,造景手法运用更丰富一些。

理水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5)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6)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7)
“一波三折”,园林中往往“就曲避直”,以增情致。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8)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9)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0)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1)

叠山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2)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3)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4)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5)
海棠春坞

建筑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6)
梧竹幽居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7)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8)
绣绮亭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19)
香洲,“洲”与“舟”同音,它是一种舫。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0)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1)
松风亭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2)
小飞虹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3)
浮翠阁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4)
天泉亭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5)
十八曼陀罗花馆

曼陀罗树即山茶的别名,因为叶子类似茶叶,又可作饮,故得山茶名。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6)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7)
玉泉

植物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8)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29)
150年的古树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0)
腊梅,开得很好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1)
用手机多拍了一张

造景手法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2)
造园时“借景”远处的北寺塔,让人以为那是园中一部分。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3)
“框景”,框可方可圆。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4)
“框景”,框可方可圆。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5)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透过虚隔物看到的景象。

光影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6)
窗影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7)
树影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8)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39)
窗影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40)
树影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拙政园(图41)
竹影

古人官场的失意,不想出家门,“不出城市而得山林之性,逍遥自得而享闲居之乐”,借这些景这些物去抒发感情,一步一景都有其含义,什么季节去哪个亭子赏玩,配合什么植物花果,哪个亭子和哪个亭子对应,都是十分考究,前前后后花了二十年修建。景物建筑丰富,手法运用丰富,是实实在在的园林教科书。

摄于2025年2月6日,By 徕卡 D-LUX8

最后更新:2025年03月06日 23:52

# # # # # # #

上一篇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虎丘

下一篇

我在苏州逛园子之沧浪亭

本文有 21 条评论

小飞虹在里面我很欣慰。
拍的照片里最喜欢这张:
https://yayu.net/wp-content/uploads/2025/02/2025022815040827.webp

想起囤积,买了很多书不读,买了很多健身器材不练,买了很多车不开,买了很多表不带,买了很多房子不住,住不过来。
还好园子现在开放了,有了点价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