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

全文共3301字, 阅读约需9分钟 发表评论

山西河北9天历史文化之旅第二篇——山西晋祠博物馆

山西晋祠坐落于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与宗祠建筑群,被誉为“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这里不仅是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的祠堂,更承载着三千年华夏文明的厚重脉络,集建筑、雕塑、园林、水利于一体,堪称 “活着的历史博物馆”。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晋祠公园入口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晋祠公园入口牌坊-晋祠圣境

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幅,古树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树30株。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实属罕见。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晋祠入口

游玩建议

建议大家优先游玩晋祠博物馆,晋祠公园面积较大且多为仿古建筑,可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有剩余时间再游览。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晋祠公园和晋祠博物馆区分

 

游玩线路参考

中线:入口→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周柏→圣母殿(中线是晋祠的核心精华区域,集中了水镜台、金人台、鱼沼飞梁、圣母殿等国宝级古迹。)

南线:水母楼→难老泉→傅山馆→晋溪书院→董寿平美术馆→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舍利生生塔

北线:文昌宫→东岳祠→钧天乐台→关帝庙→唐碑亭→唐叔虞祠→善利泉亭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游玩路线

时间有限建议只游玩中线+难老泉+唐碑亭、唐叔虞祠即可。

短线:入口→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唐碑亭→唐叔虞祠)→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周柏→圣母殿→难老泉。


晋祠公园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公园入口处的国槐花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应该是后期参考“鱼沼飞梁”建造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晋祠公园内的湖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飞龙阁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公园景色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1300年的国槐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1300年的国槐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国槐花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公园景色

晋祠内有牡丹园,种有大量的牡丹花,每年4-5月是赏花期,会有赏花的活动。

 

文昌宫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文昌宫占地793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扩建。主体建筑文昌阁为双层结构,上层供奉文昌帝君,下层洞穴为七贤祠,东西两侧设诗榭平台,廊壁嵌有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石刻《晋祠内外八景诗》,现存傅山小楷《文昌帝君阴骘文》及清光绪年间晋祠全景图石刻。

 

老君庙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古槐

晋祠老君庙创建年代不详,拥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均有修葺。现存老君庙为前后两进院落,前院由主殿、耳房、东西配殿及钟鼓楼组成。主殿为老君殿,殿内东西两壁残存部分壁画,庙内有一个参天古槐,很霸气。

 

水镜台
水镜台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台周围有疏朗的走廊。此台造型雄奇,雕刻彩绘精细。前后台各有12根木柱烘托前檐形成四面幽静的回廊。在二层悬挂有“三晋名泉”的木质横匾,四个大字雄劲有力,为清代晋祠武举人杨廷翰所书。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三晋名泉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水镜台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水镜台

 

难老泉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难老泉一角

难老泉为晋祠三绝之一。晋水源头位于晋祠内,共有三泉。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则长流不竭,泉水自地下约5 米的岩石中涌出,平均流量约每秒1.8 立方米,常年水温保持在17℃,清澈见底。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智伯渠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清澈见底

李白曾游历至此留下 “晋祠流水如碧玉” 的千古名句。

 

对越坊
对越坊在晋祠景区中轴线上的金人台西,建于万历四年(1576年),造型优美,结构壮丽。此匾由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题,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宛如游龙。相传,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顽症,百医无效,后在吕祖面前求得一签,签上写着“添砖加瓦”,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选择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对越”语出《诗经·周颂·清庙》“对越在天”一句。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圣母殿

北宋天圣年间,宋仁宗追封叔虞为汾东王,为其母邑姜修建圣母殿,奠定了今日晋祠的核心格局。金代增建献殿,明代添筑水母楼,清代扩建文昌宫,形成 “中轴对称、三区分立” 的建筑群。圣母殿作为北宋建筑巅峰之作,采用 “减柱法” 营造出开阔空间,殿前八条木雕盘龙历经千年仍栩栩如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盘龙柱实例。近代梁思成、林徽因的考察报告更使晋祠蜚声国际,成为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活教材。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伏龙亭

 

跨越三千年历史长卷的山西晋祠博物馆-雅余
云楼

 

虽然晋祠也有展厅和馆藏,但到晋祠还是以欣赏跨越千年的古建筑、园林、古树和历史遗迹为主。晋祠是名副其实的历史长卷,随便一处都是跨越千年,值得一去。

 

By 徕卡 D-LUX8

上一篇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必逛山西博物院

下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点击返回文章列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