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

全文共2623字, 阅读约需7分钟 7 条评论

山西河北9天历史文化之旅第六篇 —— 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云冈石窟景区主要分为景观区与石窟群两部分。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与我国其他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

景观区: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
礼佛大道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
灵岩寺边上的湖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3)
灵岩寺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4)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5)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6)
灵岩寺全景

 

石窟群: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7)
风化严重的佛像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8)
第三窟(灵岩寺洞),是云冈规模最大的洞窟,洞窟形制较为特殊。整体洞窟高大、雄伟、壮阔。两门四窗,外部建有巨大平台,平台中央是一座矩形洞窟,内置交脚弥勒,俗称“弥勒洞”;东西两端各有一座方形三层石塔,风化严重。平台上石壁平展而高耸,平台石壁10米以上的位置,整齐排列着12个呈纵长方形的梁孔,梁孔内部深处均与山顶作竖井相通。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9)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0)
风化严重的佛像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1)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2)
山坡上的石窟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3)
山坡上的石窟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4)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5)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6)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7)
第六窟(释迦佛洞),楼阁东西两壁绘有十八罗汉形象,每壁九身,手执不同法器,立于云海之间,是清初重建阁楼时的作品。窟门上方,旧时悬有康熙皇帝御笔“庄严法相”匾,但在文革“破四旧”时被毁。窟门两侧雕刻的八角柱,原本由大象和狮子驮承;柱旁两壁是怒目横眉、体格健硕的四天王塑像,天王上方崖壁绘有一对白色红地的五爪龙,体态生动,气势非凡。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8)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19)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0)
第十一窟(接引佛洞),内中央的方形塔柱直抵顶部,属于中心塔柱式洞窟。进入第11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挺拔的中心塔柱,塔分上下两层,由塔基、塔身与塔顶组成。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1)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2)
第十二窟(离垢地菩萨洞),因前室出现大量演奏乐器的造像而得名“音乐窟”。洞窟具前室、后室。洞窟形制为佛殿窟,洞窟设计规整,雕饰华丽。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3)
第十三窟(文殊菩萨洞),内有一尊高约13.6米的交脚菩萨端坐其中,他头戴宝冠,颈部戴悬铃项圈及璎珞,胸佩蛇饰,口中衔珠,脚踏莲花,巨大的身躯占据了整座椭圆形洞窟的大部分空间。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4)
第十七窟(弥勒三尊洞),云冈早期洞窟中唯一的交脚菩萨大像窟,洞窟平面马蹄形,穹窿顶,前立壁上开明窗、下辟窟门。窟内地面低于窟外地面一米深,依旧保持了开凿时凹凸不平的糙面。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5)
第十八窟(立三佛洞),设计严谨,造像组合完整,北壁中央立佛像高15.5米,臂膀宽阔、身躯雄壮,身披千佛袈裟,气宇轩昂,高肉髻,面颊丰圆,鼻梁高挺,浑厚质朴。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6)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7)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8)
第十九窟(宝生佛洞),以三世佛为主像,主尊高16.8米,是云冈石窟雕刻中的第二大佛像。第19窟由中央主窟和两侧附洞三个洞窟组成,主窟由中央崖壁向内开凿,下辟窟门,上开明窗,窟内呈平面椭圆形,向上为穹窿顶。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29)
19窟左右两个胁侍佛均有洞窟,西胁侍佛因洞窟坍塌裸露在外而成为今天网红打卡点,可以和他击掌✋。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30)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31)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32)
第二十窟(白佛爷洞),云冈早期开凿的昙曜五窟之一,亦为大像窟,位在五窟西端。由于前立壁的崩塌,使得佛像显露在外,故而又称露天大佛,清末民初称为“大露佛”。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33)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34)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35)

我选择下午4点后到云冈石窟看黄昏景色,此时旅行团逐渐减少,更舒服一些。具体游览路线建议,可以见攻略一文介绍。云冈石窟游客非常多,一年接待游客有几百万人,但这个景点又非常值得一去,可以考虑旅游淡季去一趟。

山西河北历史文化之旅 | 云冈石窟(图36)

一直走到7点半,天黑下来我们才不舍离开。

By 徕卡 D-LUX8

上一篇

以阅读体验为核心的网页宽度设计策略

下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点击返回文章列表

本文有 7 条评论

灵岩寺最出片了。云岗石窟没有去过,看你照片,佛像毁坏的也挺严重的,眼珠是宝石的被偷了?还是填色的褪色了,看照片很多佛像没有眼珠,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修缮。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